欢迎光临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网站!
诚信促进发展,实力铸就品牌
服务热线:

18217358524

产品分类

Product category

技术文章 / article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智链绿能・数治零碳:安科瑞 WM3.0 构建山东省零碳园区新范式

智链绿能・数治零碳:安科瑞 WM3.0 构建山东省零碳园区新范式

更新时间: 2025-08-22  点击次数: 18次

一、政策赋能:山东零碳园区建设的战略框架

2025 年 7 月,山东省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《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》(鲁发改环资〔2025〕512 号),明确提出到 2027 年建成 15 个省级零碳园区的目标。政策聚焦核心任务,包括:

 

  • 能源结构转型:要求园区非化石能源占比 > 70%,屋顶光伏覆盖率 > 70%,并鼓励 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 项目落地;

  • 智慧化升级:部署智能管理平台实现能源数据实时监控与碳排放动态核算,推动 “两化融合”(能源低碳化、产业数字化);

  • 经济效益导向:通过绿电交易、需求响应等市场化机制,降低用能成本并探索碳资产增值路径。

 

安科瑞 WM3.0 园区解决方案以 “精准感知、智能调控、价值闭环” 为核心,精准匹配山东政策要求,为园区提供从规划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支撑。

二、技术突破:WM3.0 的四大核心引擎

1. 全场景能源监测与碳计量体系

  • 硬件层:在园区各关键节点部署 APM520 多功能电表、AEM96 碳电表及 ADL 系列防逆流电表,实现电流方向监测精度≤0.2 秒,碳排放数据误差≤1%;

  • 数据层:通过 “云 - 边 - 端” 架构(感知层 + 边缘控制层 + 平台层),实时采集光伏、储能、充电桩等设备运行数据,形成分钟级更新的能源数据库;

  • 应用层:自动生成《绿色能源利用报告》《碳排放核算表》,直接满足省级零碳园区申报中的 “能耗统计与碳核算” 要求。

2. 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系统

  • 光储充一体化

    • 防逆流控制:通过 ADL 电表实时监测并网点电流,0.2 秒阻断余电倒灌,确保绿电 100% 就地消纳;

    • 储能灵活配置:按光伏装机 1:3 比例配套储能(如 30MW 光伏配 10MWh 储能),破解 “午间溃坝” 难题,提升新能源消纳率至 85%+;

    • 动态调度算法:晴天光伏直供产线,余电存储;阴天储能放电,保障绿电自给率 85%+,同时通过虚拟电厂(VPP)参与电力现货市场,获取度电溢价 0.2~0.4 元。

  • 多能互补管理:整合地源热泵、氢能微电网等多能源形式,例如青岛中德生态园通过氢能系统满足 30% 用能需求,同步探索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规模化应用。

3. AI 驱动的能效优化策略

  • 负荷预测与需量控制:基于 LSTM 神经网络实现 96 小时负荷预测准确率 > 85%,动态调整生产班次,将市电需量控制在阈值以下,避免两部制电价超额收费;

  • 峰谷套利模型:在山东工商业分时电价框架下,低谷时段(22:00 - 次日 7:00)储能充电,高峰时段(14:00-22:00)放电,降低用电成本 30%+;

  • 碳效诊断与改进:平台自动识别高耗能环节,生成能效优化建议。例如,某新材料园区通过改造空压机系统,年综合能耗下降 12%,减排 CO₂数千吨。

4. 零碳认证与价值延伸

  • 合规性支撑:系统数据符合《山东省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》及 ISO14064 标准,可直接用于零碳园区、零碳工厂认证;

  • 碳资产运营:通过碳盘查清册、碳配额管理模块,助力园区参与碳交易。山东某集团通过 WM3.0 聚合 56 套户用储能 + 30MW 光伏,年增收超百万元。

三、实证案例:山东园区的零碳转型样本

1. 威海临港区:数智驱动的绿色制造

  • 场景适配:部署 WM3.0 平台管理 300 平方公里陆域碳汇资源,整合 288 兆瓦新能源装机(占比 85.2%),通过 “能碳数字监管平台” 实现碳数据可看可控;

  • 效益验证:为佳美化学等企业出具碳报告 40 余份,费用和时间节省超 50%,助力园区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集群。

2. 青岛某高新技术产业园

  • 技术落地:20MW 屋顶光伏 + 10MWh 储能系统接入 WM3.0,通过 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不上网” 策略,绿电消纳率从 68% 提升至 92%;

  • 经济回报:年省电费超 400 万元,同时通过 VPP 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,额外收益 180 万元。

3. 烟台黄渤海新区零碳智慧产业园

  • 创新模式:构建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,2024 年投用后实现绿电自给,年减碳超 2300 吨,成为中日合作示范。

四、行动指南:抢占零碳园区建设先机

选择 WM3.0 的三大理由

 

  1. 政策适配性:符合山东 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“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建尽建” 等核心要求,提供从申报到验收的全流程支持;

  2. 技术成熟度:在江苏、上海等地已有 30 + 零碳园区实践,山东案例验证其减排成效显著(综合能耗下降 12%-30%);

  3. 投资回报快:通过峰谷套利、绿电交易等机制,3-5 年可收回改造成本,同时提升园区 ESG 评级,吸引绿色投资。

 

安科瑞EMS3.0


 

二、安科瑞EMS3.0:零碳园区的智慧“大脑”

面对山东产业园区数量众多、能耗总量大、传统能源管理模式难以为继的挑战,安科瑞EMS3.0系统应运而生,成为零碳园区的智慧“大脑”。

2.1安科瑞EMS3.0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技术架构

采用"云-边-端"三层架构设计,实现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:

云端平台:基于大数据与AI算法,实现跨区域能源调度与市场交易

边缘计算层:部署协调控制器(ACCU-100),完成本地设备实时控制

终端设备层:集成光伏逆变器、储能变流器、充电桩等智能终端

系统支持IEC 61850、DL/T 634等电力规约,兼容95%以上设备协议,确保多源异构设备无缝接入。

 

图片

 

2.2 ACCU-100 微电网协调控制器

图片

数据采集:支持串口、以太网等多通道实时运行,满足各类风电与光伏逆变器、储能等 设备接入; 

通讯管理:支持 Modbus RTU、Modbus TCP、IEC 60870-5-101、IEC 60870-5-103、IEC 60870-5-104、MQTT 等通信规约,可实现云边协同(结合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进行远 程运维)、OTA 升级、就地/远程切换、本地人机交互(选配); 

边缘计算:灵活的报警阈值设置、主动上传报警信息、数据合并计算、逻辑控制、断点 续传、数据加密、4G 路由; 

策略管理:防逆流、计划曲线、削峰填谷、需量控制、有功/无功控制、光储协调等, 并支持策略定制; 

系统安全:基于不可信模型设计的用户权限,防止非法用户侵入;基于数据加密与数据 安全验证技术,采用数据标定与防篡改机制,实现数据固证和可追溯; 

运行安全:采集分析包括电池、温控及消防在内的全站信号与测量数据,实现运行安全 预警预测。

 

图片

 

系统架构图

2.3 核心功能

全景感知与智能监控: EMS3.0构建了覆盖微网内所有“源、网、荷、储”设备的全景感知网络,实时采集发电功率、储能SOC、负荷状态、电网运行参数等海量数据,为协调优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。

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: 协调控制器作为核心“大脑”,基于EMS3.0平台的数据支撑,实施分层、分时、分区的协调控制策略。

源侧管理: 优化分布式电源(尤其是风光)的出力预测与调度,可再生能源利用率。

负荷响应: 识别可调、可中断负荷,实施需求响应策略(如削峰填谷、需量管理),提升系统经济性。

储能调度: 智能制定储能的充放电计划,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、参与调频调压、实现峰谷套利,提升系统灵活性与韧性。

多目标优化运行: 系统可依据实际需求(经济性、碳排放、可再生能源消纳大化、供电可靠性最高等),运用先进算法进行多目标动态优化,自动生成优运行策略并下发执行。

策略库与自适应调整: 协调控制器内置丰富的优化运行策略库,并能根据历史数据、预测信息及实时运行状态进行自适应调整与学习优化,不断提升控制精度与效果。

可视化与决策支持: EMS3.0提供强大的可视化界面,直观展示微网运行状态、能源流向、碳排数据、经济指标等,为管理者提供清晰、全面的决策支持。

 

图片

 

三、未来展望:携手共建齐鲁零碳未来

随着山东零碳园区政策的深入推进,零碳园区建设迎来的机遇。安科瑞EMS3.0将持续迭代升级,深度融合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等技术,为山东园区提供更智能、更高效的零碳解决方案。